
出世隐者或入世圣贤,如何才是道教真精神?
一提起道教,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下,总是会和世外仙真、归隐、不染烟霞等概念联系起来。正如祖师白玉蟾真人笔下的那首《道情》中写道: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这一首广泛流...
一提起道教,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下,总是会和世外仙真、归隐、不染烟霞等概念联系起来。正如祖师白玉蟾真人笔下的那首《道情》中写道: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这一首广泛流...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在道教中有三大鬼节,其一是初春的清明节,其二是仲夏的中元节,其三便是秋末冬初的寒衣节。虽然都是祭奠亡灵的日子,但三个节日所蕴含的深意却是不相同的。清明节因在天气生发的时节,虽与寒食...
看很多国外的电影时,经常会出现教徒到教堂忏悔室中告解的场景,这其实是在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过。但你知道吗,忏悔并不是外来宗教的专属,我们道教也有非常明确的忏悔观和忏悔仪式。其实,熟悉道教经典的小伙伴们都...
丹道之道对生命的渴望,对自我的超越,对生死和宇宙本源的追问,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先秦时期,已成为中国主流文化之一的仙文化与道文化便是这种本能的外在诉求。仙文化期盼人类寿命无限延长,具有超能力,通过寻求并...
提及观世,可谓大名鼎鼎,在佛教有观世音菩萨,在道教有慈航真人观音大士。那么,道教的观音信仰典出何故?其实,道教的观音信仰在《道藏》及未入藏的道经中有明确的记载,慈航真人是修灵宝法登真的。观音二字本出《...
初入道门,日日晨钟暮鼓,日子长了,却发现每月总有几天庙内安安静静,不用举行早晚功课,也不烧香,不知道为什么?问一些年纪稍长的道兄,答曰:戊不朝真。深究原因?答曰:规矩。为什么戊不朝真?从何时开始的?带...
汉代的神仙方术著作《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知最早的外丹理论著作,同时也是讲述内丹术的经典。《周易参同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借助汉代易学构筑炼丹理论,大量借用《京氏易》和《易纬》构成系统的象征符号。王明先...
摘要:天籁一词是《庄子·齐物论》里的重要概念。它本身为一比喻,故有本义与喻意之别:本义是指它实际所指,喻意是指它的义理内涵。《庄子》原文,对地籁人籁解释较明,而天籁则较为模糊。历来注《庄...
3、明代各地龙门派传承我们在上文已经通过对山西永乐纯阳宫、山东泰山三阳观的个案分析,发现这两座宫观在明代中后期已经存在华山派、果老祖师云阳派传承世系,又通过与白云观《诸真宗派总簿》所载两宗派字诗比对,...
三、明代是派字诗形成的关键时期进入明代,全真教的政治生存空间出现相当程度的萎缩。像元代那种依据政治支撑,以掌教大宗师的行政权威来维持教门一统的格局发生改变。明王朝统治者虽然对道教总的来说仍然很重视,但...